晏琳,土家族妹子,性格倔强要强,2001年大学毕业。她先是任职于一家民营环保企业,不到三个月,就升作区域经理。正春风得意之际,却辞职下海。经过一番市场调查,2005年3月,她在武汉大学门口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门面里开了第一家“掉渣儿.’烧饼店,并立即火爆江城口 一个月后,晏琳递交了商标注册申请,两个月后,开了第二家分店。四个月后,她注册成立了掉渣儿食物治理有限公司,同时高薪聘请杨敏刚担任CEO。 不到五个月时间,这位年仅27岁的女老板彻也的“掉渣儿’.烧饼吸引了媒体的眼球,人*11也“掉渣儿皇后”。 2005年8月起,“掉渣儿”烧饼开始在武汉风行一时。眼见势头良好,晏琳立民叶丁算挥师北上长沙,希望自己的烧饼店在全国各地开花。不料,一夜间,武汉街头突然冒出了五花八门的烧饼店:掉渣渣、土掉渣、香渣渣……这些店做出的土家烧饼不仅跟“掉渣儿”外形相似,就连味道都差不多,客源被极大地分散了。祸不单行,广州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、重庆……这些城市也纷纷兴起“烧饼’’之风,还没来得及在外埠市场站稳脚跟的晏琳傻了眼,加盟商也纷纷要求晏琳打假冒牌店,可是“掉渣儿’.商标是当年5月申请的,最短也要一年多才能批下来…… 2005年12月中旬,“掉渣儿’’旗下六家加盟店要求退还加盟费用,“掉渣儿’.武汉店数从三十九家缩减到十来家。2006年3月初,CEO杨敏刚离开,“掉渣儿’.开始裁员。晏琳开始挨个儿地与加盟商解约,退还万元保证金。至此,红火了整整一年的“掉渣儿’.烧饼店开始分崩离析。
究其失败原因,主要有以下三点:
一、商标意识薄弱.缺乏整体规划
晏琳2005年3月份开店,翻施到5月份才开始提出商标注册。作为一个商家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对自己商标的保护与占有,而晏琳呢,她当时建立“掉渣..品牌,只是II寸取的一个名字,等到生意火了,才想到要申请商标保护。可见.晏琳缺乏对品牌的经营,对自己的企业经营缺乏整体的规划。
二、结而不连.联盟松散
“掉渣儿”没有统一的连锁整体,没有统一管理、统一原材料、统一配方、统刊勿i相己送、统一采购。主要是通过母店用技术转让的方式来连锁子店,而这些子店和母店之间并没有互相约束,整个联盟是很松散的,这也给了那些非正式联盟店以可乘之机。
同时,“掉渣儿”连锁店的店面选址没有经过精心规划;店面规格一般是家庭式作坊;就餐方式是排队购买,用牛皮纸袋装。边走边吃;宣传推广主要靠口碑相传。而肯德基等连锁店店面一般选址于街区闹市;店面规格多为200平方米以上,装修标准统一,内部舒适雅致。同时各个连锁店有统一的专业培训。除夕读外,就餐主要在优雅的室内,服务周到。相互对比,不难看出二者一败一成之原因所在。如果晏琳能够开发一套设计科学、流程合理、高效运转的标准化的可以复制的系统,并以这个系统规范所有的连锁店,以标准化商品、服务和生产设A亮相市场,相信“掉渣儿’.不会落得如此下场。
三、在丢失独有特色同时,也缺乏创新精神
“掉渣儿作为小本买卖,科技含量低,它的制胜之处就在于其独特性。晏琳一味为了扩大企业规模,在短时间内进行特许加盟,一些加盟者对经营模式缺乏了解,盲目加盟。同时加盟门槛太低(加盟费用最低只要1000元),不注意保护杨L’配方。到了最后甚至有人在网上__填空__兜售烧饼配方,严重违背了做生意最重要的诚信原则。
同时,晏琳在迅速的成功下,没有认清市场形势,缺乏创新情神,导致“掉渣儿”品种单一、口味单一,没有杨b竟争力。这也直接导致了在“掉渣儿”烧饼被大量仿冒的情况下却无力反击,最终失败。
“掉渣儿“烧饼连锁店本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、很有创意的创业模式,却因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而失败,其中因果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。